来,跟着我一起念,把它刻进你的生产DNA里!
一、安全警钟敲,防护要戴牢!
二、周边清扫净,工具摆放好!
三、电源气压油,位置要记牢!
四、润滑细检查,传动无阻扰!
五、仪表灯光亮,按键试仔细!
六、首件细确认,参数别忘掉!
七、小病及时除,大患不来找!
八、记录要完整,交接做到位!
一、顺口溜的精髓在哪?专家逐句剖析!
别小看这短短几句话,每一句都凝结着精益生产的智慧和实践经验:
1、“安全警钟敲,防护要戴牢!”
-
精益解读: 安全是生产的基石,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。这是任何操作开始前必须做的第一件事。强调的是人身安全防护(如安全帽、手套、防护眼镜)以及设备的安全联锁、紧急停止按钮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-
避免: 工伤事故,法律风险,生产中断。
2、“周边清扫净,工具摆放好!”
-
精益解读: 这是5S(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)思想的体现。干净整洁的环境能有效防止异物卷入设备,确保操作空间畅通无阻。工具归位则保证了取用便捷,避免寻找工具的时间浪费。
-
避免: 异物卡顿,安全隐患,时间浪费。
3、“电源气压油,位置要记牢!”
-
精益解读: 设备运行最基本的三要素(动力源)。电源电压是否稳定?气压是否达到标准?油箱油位是否充足?这些都是设备正常运行的“生命线”,任何一项异常都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或损坏。
-
避免: 设备启动失败,部件损坏,生产中断。
4、“润滑细检查,传动无阻扰!”
-
精益解读: 润滑是设备延寿的关键。检查润滑点是否到位、润滑油是否清洁、油路是否畅通。同时,检查传动部件(皮带、链条、齿轮)是否有松动、磨损、卡滞等现象。
-
避免: 机械磨损,噪音异常,传动故障。
5、“仪表灯光亮,按键试仔细!”
-
精益解读: 确认设备的“感官”系统是否正常。各种指示灯、显示屏是否正常亮起并显示正确信息?启动、停止、急停等按键是否灵敏可靠?这些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环节。
-
避免: 误操作,信息反馈不及时,控制失灵。
6、“首件细确认,参数别忘掉!”
-
精益解读: 这是质量预防的重中之重。设备启动后,加工或生产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,确认各项尺寸、功能参数是否符合要求。同时,核对设备设置的工艺参数是否与生产要求一致。
-
避免: 大批量不良品,返工报废,客户投诉。
7、“小病及时除,大患不来找!”
-
精益解读: 强调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意识。在点检中发现的任何异常(异响、轻微渗漏、松动等),无论大小,都要立即处理或记录上报。绝不让小毛病拖成大故障。这是自主维护(AM)的精髓。
-
避免: 小问题演变为重大故障,计划外停机。
8、“记录要完整,交接做到位!”
-
精益解读: 这是信息透明和责任传递的要求。将点检结果、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如实记录,并清晰地告知下一班组或相关人员。这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持续改善的基础。
-
避免: 信息断层,责任不清,问题反复。
二、【案例解密】一套顺口溜,如何挽救一个工厂?
在精益管理咨询过程中,我曾服务过一家大型的智能制造工厂。他们引进了大量先进设备,但设备综合效率OEE(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)却一直不高,故障停机率居高不下,操作工抱怨连连。
经过调研,我们发现问题根源在于:操作工虽然有培训,但对设备启动前的点检往往“凭经验”、“走过场”。忙起来就忘了检查油位,急着开工就忽略了安全防护,导致小问题积累成大故障,甚至发生过因螺丝松动导致设备部件损坏的事故。
我们引入了这套“设备启动前点检顺口溜”,并配合可视化管理(将顺口溜张贴在设备旁),进行了一周的强化培训和现场辅导。
仅仅三个月后,奇迹发生了!
-
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下降了40%! 许多过去常见的“油液不足”、“气压不稳”导致的设备报警几乎消失。
-
OEE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! 生产节拍更稳定,计划外停机大幅减少。
-
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了2%! 因设备状态不良导致的质量问题显著减少。
-
员工士气大振! 他们发现自己的点检真的能“预防”问题,那种成就感让他们变得更积极主动。
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提升,更是企业文化深层次的改变——从“被动救火”到“主动预防”,从“人管设备”到“人机共赢”。
三、立即行动,让你的设备告别“裸奔”启动!
这套“设备启动前点检顺口溜”,不是纸面上的文字,而是精益思想的结晶,是无数次现场实践的经验总结。它不需要复杂的工具,不需要高昂的投资,只需要你和你的团队,每天多一份细心,多一份坚持。
别再让你的设备“裸奔”启动了!立即行动,把这份顺口溜贴到你的设备旁,融入日常点检中,让它成为你生产线的“定海神针”。
相信我,当每一次设备启动都稳如泰山时,你会发现,精益生产的魅力,远超你的想象!
四、结语
设备点检,不止是检查,更是对生产的敬畏,对生命的负责,对效率的承诺!